现在是:
广告热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陆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广东时讯网 > 资讯 > >正文内容

“想象自己在跑马拉松”,脑机接口设备辅助植物人行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8 16:55:07 阅读:-

      “想象你过去跑全马的时候,加油!冲刺!”3月19日,北京丰台康复医院内,一场曾被暂停的马拉松仿佛重启:44岁的赵立(化名)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行走。

      赵立是一名意识障碍患者,俗称“植物人”。实现这次行走,离不开戴在他头顶非嵌入式的脑机接口设备和环抱着他身躯的康复训练机器人。

      “脑电图识别了赵立的脑活跃度后,他的运动意图跳过了残疾的躯体,直接传递给外骨骼,带动躯体运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主任何江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是一种主动的康复训练。相较于被动的康复训练,脑机接口的介入,能让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效率,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一个月前,赵立因突发的头晕、大汗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头颅CT显示小脑出血已达20毫升。术后的赵立始终处于植物状态,全身僵直,只有眼球能够上下浮动。

      赵立的妻子清楚,他想要摆脱病床,再次奔跑。从山西连夜赶往北京,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主任何江弘的诊室,这对中年夫妻第一次看到希望:好好康复,有机会能动起来。

3月19日,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团队神经电生理技术师孙培健(左)看到赵立(化名)“主动”行走,露出了微笑。徐诗瑜摄

      转入北京天坛医院的医联体医院北京丰台康复医院后,赵立的每日康复日常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上肢的作业治疗、下肢的康复物理治疗、吞咽训练、肺部康复……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各个康复科室轮番上阵。而赵立每天最期待,便是脑机接口与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行走练习。

      脑电图显示屏上,绿色和红色的大脑活动比值在相互竞争。“红色上升代表大脑的思维活动在增加,绿色上升则进入了冥想或是放空状态。”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团队神经电生理技术师孙培健介绍:“如果红色的数值超过50%,就会驱动他开始行走。”

3月19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主任何江弘查看意识障碍患者情况。郑玺摄

      何江弘表示,康复界常说“一次主动的康复要比100次被动的康复效率更高”。对于意识障碍早期的患者来说,脑机接口可以进行代步训练,帮助肢体恢复;对于后续无法恢复行走的患者,脑接机口设备有望成为他们的代步工具,成为他们行走的“拐杖”。

      训练过程中,赵立似乎找回了备战马拉松的感受:他想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奔跑,通过不断地练习,拿下人生的下一次全马。(文章转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营销服务 - XML地图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TXT
Copyright.2002-2019 广东时讯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